苹果公司为什么要启用手机黑暗模式?
全文共17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本文首发于UED观察
摘要:对于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用户,普通模式下的视觉表现会更好,而有白内障和眼睛疾病的用户在黑暗模式下的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普通模式下长期看手机可能会导致近视。
关键词:视觉设计,人机交互,可用性,辅助功能
苹果公司在IOS13加入了手机黑暗模式。有读者希望对黑暗模式进行评估,但是我们尚未对黑暗模式进行研究。我会在本文与你分享,与黑暗模式是否对用户有益(无论用户视力是否正常)相关的学术文献。
对比度极性(Contrast polarity)
对比度极性是描述文本和背景之间对比度的术语。
正对比极性(浅色模式):是指浅色背景上的深色字体文本组合。
负对比极性(黑暗模式):是指深色(例如黑色)背景上的浅色(例如白色)文本组合。
黑暗模式下,屏幕发光量少于普通模式(因此,黑暗模式可能会延长电池寿命)。但环境中的光量不仅会影响功耗,还会影响我们的感知。为了了解这些内容,让我们简要回顾有关瞳孔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它如何对环境中的光量做出反应。
儿童对光更敏感
人类瞳孔是视网膜门户:光线通过瞳孔到达眼睛。默认情况下,瞳孔会根据环境中的光线量自动改变大小。有很多光线时,它会收缩并变窄;光线很暗时,它会膨胀以允许更多的光进入。(相机的光圈工作方式与瞳孔完全相同:以f/2.8拍摄的照片比f/16拍摄的照片具有更窄的景深,因而更加模糊。)
随着年龄的增长,瞳孔会缩小。过小的瞳孔尺寸意味着越少的光线进入眼睛,这会损害阅读能力,尤其是在低环境光的情况下(例如晚上)。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容易受到眩光影响,尤其是在强光下眩光的可能性更大。
视力正常用户
1980年代进行的早期研究指出,对于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用户,对比极性不会影响视觉性能。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与早期研究相矛盾。
对比极性对视力的影响
德国杜塞尔多夫精神病研究所的Cosima Piepenbrock和她的同事研究表明,普通模式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是视敏度任务还是校对任务,普通模式的对比极性都更好。但是,老年人在普通模式和黑暗模式之间的差异要比年轻人小-这意味着,在视力任务中,普通模式对老年人作用有限。
当研究人员查看疲劳指标时,他们得出结论,任何一个指标的对比极性都没有显着差异(这意味着暗模式不会使人更累,反之亦然)。
研究人员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正极性优势随着字体尺寸的减少而线性增加:即字体越小,用户以浅色模式查看文本的效果越好。但是参与测试的用户并没有感知到这一差异。
对比极性对阅读的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Agelab实验室研究表明光线,极性和文本大小都对性能有影响。
在白天,对比度极性对阅读没有显着影响,但在晚上,亮色模式比黑暗模式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且晚上人们在黑暗模式下阅读小字体文本要比在浅色模式下更困难。
长期影响
在2018年《自然研究》的《科学报告》中发表的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眼睛持续暴露于浅色模式可能导致近视。近视是指无法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近视与教育程度和阅读习惯密切相关。
视力受损的用户
关于视力障碍用户的文献不如视力正常用户的丰富,尽管有一个隐含的共识,即黑暗模式对某些视力障碍者更好。明尼苏达大学的Gordon Legge及其同事定义了两个低视力类别:(1)视力受损;(2)眼球介质混浊。
眼介质是指眼睛中的各种透明物质,包括角膜和晶状体。混浊的眼球介质最常见的原因是白内障,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混浊,在老年人中相当普遍。白内障会散射并阻挡一些本应通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光,从而阻止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的图像。
1985年,明尼苏达大学的Gordon Legge及其同事推测,如果更多的光线通过混浊的透镜到达眼睛,则发生畸变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黑暗模式对于眼部介质混浊的人可能更好。
2005年,Papadopoulos和Goudiras在回顾了针对低视力用户的各种可访问性最佳实践的文章中,建议在用户界面中使用黑暗模式。
总结
研究证据指出,在视力正常的用户中,大多数情况下,浅色模式会带来更好的性能。因为在正对比极性下,光线更多,因此瞳孔收缩得更多,球差更少,景深更大,可以更好地聚焦细节而不使眼睛疲劳。
建议设计人员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切换到黑暗模式。其次提供长时间阅读服务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书阅读器,杂志甚至新闻网站)应提供黑暗模式功能。
摘要:合理留白[1]可以大大提升网页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参考资料
dark-mode: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dark-mode/